左一:国家级白酒评委、原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经理王平
4月28日,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工会“职工之家”正式揭牌成立,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蔡友平协同董酒职工代表以及离退休职工代表50余人共同参加现场揭牌仪式,并召开职工之家座谈会。作为工会组织,在董酒发展的重要时间段,对推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重要的保障作用。工会主席李红生在座谈会上发言讲到:“我们不能吃老本,一定要立新功,在董酒未来的发展中,让有技术有经验、年富力强的董酒人通过工会职工之家这个平台,发扬董酒人的工匠精神,发挥董酒人的余热,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公司发展的技术人才。”
座谈会上,职工代表讲述了在董酒工作的经历和对董酒的情怀,虽然退休多年,车间面貌日新月异,但走进厂区,站在曾经工作过的地方,依旧记忆犹新。退休后仍对董酒厂发展默默关心,在岗期间的言传身教,到离职后的敦敦教诲,师徒间的传承一以贯之,并未中断。唯有薪火相传、精雕细琢的工匠传承,在精神层面鼓舞推进着工作技术的进步。
吴国治,1960年进厂工作,原遵义董酒厂烤酒六车间主任,工龄45年。
“就算退休多年,我仍然时常回厂到车间走动,对于技术上的疑问也是尽其所能解答。”
王平,1980年进厂工作,国家级白酒评委、原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经理,工龄34年。
"只要厂里需要,我随时可以回来为大家解疑答惑,尽我所学、传授经验。”
邓苏贵,1979年进厂工作,女子三八班成员、原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包装三车间主任,工龄36年。“无论是管理岗还是技术岗,我们做工作都要用心,只要用心就没有难做的事。”
董事长蔡友平对新老职工所展现的工匠传承精神甚为赞扬,并提到:董酒这样的传统白酒酿造产业不是通过理论便可做好,而是依靠千百年来先贤代代传承才有今日之荣光。董酒生产工艺和配方自1983年起三次被国家轻工部、科技部、保密局列为保护项目,保密级别为机密,保密期为长期,得以有了今天的国密董酒。
董酒作为中国传统白酒的最佳代表,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每一位董酒人都是董酒每一个历史阶段的见证者和参与者,每一位师傅在每一个阶段所积累的工作经验,亦是董酒厂最为珍贵的经历和资料。从2007年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的焕然一新,工匠精神的传承展现在每一位董酒人身上,董酒匠人的专注、专一数十年如一日,锲而不舍,耕耘自我。
忆往昔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
1979年,原遵义董酒厂,现烤酒八车间位置,三八女子烤酒班,班长陈玉(全国三八红旗手)
↑ 1970s 曾经的老照片
↓ 2020s今天的再相聚
老照片,述说着老故事。如今提起 “女子三八班”,很多年轻的职工都会感觉陌生。但在老一代董酒人中,这是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字,它代表的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先进集体。
左起:梅秀明、刘伯禄、刘兴奎、吴国治、黄兆伦、贾翘彦70年代,原遵义董酒厂厂长梅秀明、工会主席刘伯禄、刘兴奎、烤酒车间副主任吴国治、勾调师黄兆伦、总工程师全国评酒委员贾翘彦
↑ 1970s 曾经的车间共事
↓ 2020s 今天的酒逢知己
看今朝 白发银丝友 夕阳无限好
左上起:贾翘彦、王平、黄兆伦、刘兴奎、冉瑞仙、吴国治
80年代,董酒厂厂级评酒委员会活动,副厂长贾翘彦、质检科副科长王平、厂级评酒委员黄兆伦、刘兴奎、冉瑞仙、吴国治
右起:80年代,原遵义董酒厂包装车间班长齐楚娟、副班长冉瑞仙在包装车间检验董酒
那些老照片上的面孔,是前辈们的风华正茂流金岁月,曾经的匠人匠心走在我们前面,用双手和汗水写就了不平凡的故事,铸造了生命的芬芳与岁月的辉煌。